拿下“问界”商标!华为会造车吗?

阅读:230 2023-06-13 09:33:29 来源:标鹤网 作者:标鹤网

最近,华为对“问界”商标的转让引发了千层浪潮,引发了外界对华为造车的新猜测。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信息,目前AITO及其LOGO商标属于赛力斯(601127).SH)其子公司重庆安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但是问界商标刚刚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收入囊中。

“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和汽车公司一起造车。”对此,6月11日,华为相关人士回复《时代周刊》记者,自2022年3月交付以来,AITO问界仅用15个月就实现了第10万辆量产车的正式下线,成为最快实现这一里程碑的新能源品牌。

华为相关人士表示:“未来,我们将与汽车公司长期深入合作,通过华为严格的质量控制、产品定义、零售服务等方式,将华为领先的智能化、电气化、网络化等创新技术与汽车公司的整车设计能力和产能资源相结合,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最好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华为对造车的态度有没有改变?

智能汽车将统一命名为“问界”?

尽管华为没有直接造车,但它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折不扣的鲶鱼。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信息显示,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创辉达科贸有限公司共批准了21个“问界”商标转让申请,受让人均为华为科技有限公司,转让申请收到时间为今年3月7日和8日。

商标的具体类别涉及第12个、9、7、39、37、42、2、35、3、4、16、38、11、1、5、21、27、41类,其中12类和9类分别代表汽车和运载工具、电子产品和科学仪器。

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华为造车态度转变的信号,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华为很快否认了这一点:“华为不是单独造车,而是和汽车公司一起造车”。

AITO问界是华为和赛力斯于2021年12月联合推出的汽车品牌,也是华为智能汽车选择模式的代表作品。当前,AITO问界已经推出了问界M5、问界M7和问界M5纯电动版三款智能汽车。与此同时,《时代周报》了解到,问界M9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

在此之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行业竞争的前半部分是电气化,后半部分是智能化。、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告诉包括时代周刊在内的媒体记者,体育比赛的前半部分很重要,后半部分是决定性胜利的关键,而电动汽车行业的前半部分是硬件决定性体验,后半部分是软件决定性体验。

目前,华为与汽车公司的合作沿三条路径展开,除了垂直零部件供应外,还有HuaweiInsidei(HI)模式,为汽车公司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华为的智能选择模式,即华为对产品的深度参与

华为的汽车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奇瑞、江淮、北汽等汽车公司也加入其中。

据媒体报道,奇瑞去年9月宣布与华为智能汽车合作开发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计划在2023年推出5款电动汽车,其中两款已经曝光。这两款车型的代号已经曝光,一款是纯电动汽车EH3,一款是纯电动SUVEHY。

与此同时,华为与江淮汽车(600418)合作的智选汽车,将定位于超高端豪华纯电市场,价格区间约为80-100万元。

至于华为和BAIC的合作,经历了波折。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华为和BAIC极狐不是不合作,而是升级为智能选择模式,合作更深入,将与BAIC打造高端汽车。”

此前,余承东曾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提出,“HI模式只剩下

长安阿维塔



广汽

放弃不做,北汽(极狐)的产品定义和竞争力都有问题。

如今,随着智能汽车选择模式已经成为华为与汽车公司合作的重要选择之一,据报道,华为将在未来成为华为智能汽车选择模式的统一品牌命名。然而,华为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目前还没有收到相关消息。”

华为是否会亲自下场造车?

五月二十七日,AITO问界第十万辆车在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总装车间正式下线。

余承东参加了线下仪式,回应了“华为造车与否”:“大家都说华为不造车。其实准确的解释是华为不单独造车。我们做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不造车怎么做?不造车怎么生存,一定要造车!但华为不是单独造车,而是和汽车公司一起造车。”

实际上,今年以来,关于智能汽车路线的争论,华为内部出现了分歧。

三月份,AITO问界在多个平台上发布了宣传海报,原来的标语“AITO问界”变成了“HUAWEI问界”。这一举动震惊了汽车圈,引发了华为对自己造车的猜测。

当时,试图与华为联合制造汽车的传统汽车公司也表现出了担忧。例如,原计划与华为“联合定义、联合制造汽车”

广汽埃安

从HI模式中拉出来。3月27日,广汽集团(601238)宣布,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的“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转变为自主开发。作为供应商,华为继续参与广汽埃安自主品牌车型的研发。

这是华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近年来,包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内的华为高层反复强调,在目前的外部限制环境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定现金流,更好地“生存”。“造车”是典型的重资产投资,行业门槛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期内不利于华为的稳步发展。

华为2022年年报首次披露,BU2022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实现收入21亿元。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自BU成立以来,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累计投资已达30亿美元(约206亿元人民币),R&D团队规模已达7000人,距离盈亏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任正非的一份纸质公告将“华为不造车”的时间限制延长5年,并要求华为品牌在汽车业务中的应用:“华为/HUAWEI”字样;“华为问界”和“华为问界”不能用HUAWEIAITO“宣传等相关词语。

在2022年年报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深表含义:“部分部门、部分个人、合作伙伴在宣传中滥用华为品牌,一直在调查过程中。”

因此,华为开始纠正错误,回到原来的策略。AITO问界门店也迅速拆除了与华为相关的宣传资料,销售人员不再被允许使用“华为问界”、“HUAWEIAITO“等待推销产品的说法。

如今,华为在接受“问界”商标后,再次陷入亲自造车的谣言。华为对“不单独造车”的反应很快,说明华为的智能汽车战略没有明显变化。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